您现在的位置是:钱包 >>正文
以太中,蝶熊市茧成寒冬坊能否破
钱包563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打开交易所的行情页面,总给人一种"门可罗雀"的感觉。亚洲时段的交易深度明显比其他时段更差,成交量持续走低。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去年熊市最惨淡的那段日子。不过有趣的是,26,000美元这个价位似乎成为了市场的心理支撑线,就像寒冬里的一团篝火,给投资者带来些许温暖。为什么说OP代币现在不是最佳选择?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很多朋友都在问OP代币的事。简单来说,这个币种目前就是个"跟... ...
最近打开交易所的行情页面,总给人一种"门可罗雀"的感觉。亚洲时段的交易深度明显比其他时段更差,成交量持续走低。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去年熊市最惨淡的那段日子。不过有趣的是,26,000美元这个价位似乎成为了市场的心理支撑线,就像寒冬里的一团篝火,给投资者带来些许温暖。
为什么说OP代币现在不是最佳选择?
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很多朋友都在问OP代币的事。简单来说,这个币种目前就是个"跟屁虫"——跟着以太坊涨跌,很难带来超额收益。这就像在股市里买个指数基金,虽然稳当,但想赚大钱就难了。
问题的根源在于L2代币的"先天不足"。打个比方,ETH就是个大房东,L2就像租房做生意的租客。不管租客生意多好,大头利润都得交给房东当租金。这种情况下,OP代币能玩的花样实在有限。
社交巨头的Web3之路
最近Web3社交领域热闹非凡,让身为产品经理的我兴奋不已。Telegram和TON网络的"官宣"就像一场精心准备的婚礼,而Friend.tech的爆火则像一场意料之外的派对。最让人意外的是Reddit,这家老牌论坛居然把NFT玩出了新花样,让社区文化成功变现。
不过要说最戏剧性的,还得数Meta的转型。从Libra到元宇宙再到NFT,扎克伯格就像个追风少年,虽然屡屡碰壁但越挫越勇。这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那些大公司的转型故事何其相似。
机构资金的"高冷"态度
10月初ETH期货ETF上线时,我盯着交易数据看了整整一天。150万美元的首日交易量,比起比特币ETF当初10亿的盛况,简直像个落寞的茶话会。这让我想起2018年熊市时的一个华尔街朋友说的话:"机构投资者就像奢侈品店的店员,市场火的时候笑脸相迎,冷清时连正眼都不给你。"
不过转念一想,这未必是坏事。记得2019年比特币触底时,机构也是这副爱答不理的样子。等他们真的大举进场时,往往已经是行情中后期了。
Gas费触底的启示
上周我在以太坊上转了一笔账,手续费才1.1美元,这让我恍惚回到了2017年。根据我的观察,每次Gas费降到这个水平,往往预示着市场即将见底。就像机场的出租车候车区,排队的人少了,说明航班也少了,但这也可能是新航线开通前的宁静。
L2的突围之路
看着Arbitrum和Optimism的数据,我不禁想起当年安卓系统的发展历程。现在L2的TPS已经是主网的5倍多,TVL也超过了Solana等竞争对手。这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市场,应用越多,用户越多;用户越多,开发者越愿意投入,形成良性循环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oinbase的Base链,这家交易所把1亿用户导入以太坊生态的野心,让人想起苹果App Store早期的策略。如果成功,这可能会改写整个行业的格局。
最后说说这个有趣的经济模型:L2每笔交易75%的费用都回流到以太坊。这就像城市周边建了无数卫星城,但主要的税收还是归中心城市所有。在加密世界的寒冬里,这个设计或许就是以太坊最暖和的"羽绒服"。
Tags:
相关文章
FTX资产大甩卖:一场温柔的加密市场风暴
钱包就在上个月,美国破产法院的一纸裁决让整个加密圈都绷紧了神经——FTX获准出售其价值34亿美元的加密资产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起伏的老投资人,我不得不说这个消息让我既期待又担忧。期待的是这场持续已久的FTX破产案终于有了实质进展,担忧的则是这些资产出售会不会像"雪崩"一样冲击市场?这场"清仓大促"到底卖些什么?说实话,当我看到FTX的资产清单时还是吃了一惊。最大的"主角"居然是Solana(SOL... ...
【钱包】
阅读更多NFT交易所寒冬突围:OpenSea断臂求生背后的行业变局
钱包看着OpenSea最近的动作,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:寒冬里最先挨饿的往往是那些最胖的家伙。8月19日,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NFT交易平台宣布了一个艰难决定——停止对BNB Chain的支持。说实话,这消息一出,圈内不少人都在猜测是不是BNB Chain要完蛋了,但真正陷入困境的,其实是靠NFT吃饭的OpenSea自己。数据不会说谎:NFT市场的凛冬已至但凡关注加密市场的人都清楚,现在正是熊市中最难熬... ...
【钱包】
阅读更多科技大佬闭门密谈:AI时代的盐铁会议暗藏哪些玄机?
钱包说实话,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观察者,我从未见过像AI大模型这样引发如此快速而广泛共识的技术。短短几个月内,从硅谷到中关村,从科技巨头到政府智库,所有人都在为一个判断投下赞成票:AI将彻底重塑我们的世界。但共识之下暗流涌动。作为一个亲历过无数科技变革的老兵,我深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两个面向:光明与阴影。AI既能创造惊人的效率,也可能让无数工作岗位消失;既能生成令人惊叹的内容,又可能成为虚假... ...
【钱包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