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铺往加英父母如密帝国的路就通何为斯坦福精
在SBF的成长环境中,Larry David的喜剧作品一直是家庭的最爱。所以当2022年初收到儿子Sam关于FTX超级碗广告的邮件时,父母的兴奋溢于言表。这个价值2000万美元的广告创意让喜剧演员Larry David扮演历代怀疑论者,从轮子到随身听再到加密货币,对每一项创新都嗤之以鼻。最后那句"不要像Larry那样"的标语,完美契合了FTX想要传达的信息。
但更令人玩味的是,SBF的父亲Joseph Bankman竟然亲自出现在广告拍摄现场,戴着扑粉假发扮演《独立宣言》的支持者。这个看似温馨的家庭互动背后,其实暗藏着一个更大的故事——这对斯坦福法学教授夫妇究竟在儿子的加密帝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?
精英家庭的教育底色
SBF成长于典型的学术精英环境。他的父母在斯坦福法学院任教三十余年,住在校园内价值360万美元的房子里。这栋四居室的工匠风格住宅虽然不算豪华,但地理位置极具象征意义——紧邻前总统胡佛的故居,现在是斯坦福校长的官邸。
每周日的家庭聚会总吸引15位左右的学者参加,讨论话题从哲学到政治无所不包。青少年时期的SBF和哥哥Gabe常常参与其中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SBF耳濡目染了父母推崇的"结果主义"伦理观——行为的结果比抽象的道德概念更重要。
父亲Joseph Bankman是知名的税法改革倡导者,母亲Barbara Fried则以研究法律伦理著称。两人都是坚定的进步主义者,甚至为了声援同性恋平权运动而拒绝结婚。这种"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幸福"的价值观,后来被SBF直接移植到了FTX的企业文化中。
从学术殿堂到加密世界
2017年,当SBF创立Alameda Research时,面临的首个挑战就是法律合规问题。这时父亲Joseph Bankman成为了他最得力的顾问。据前员工回忆,SBF经常在听到法律建议后说:"听起来不错,但我要先给Joseph打个电话。"
Joseph不仅帮助起草早期法律文件,还亲自参与选择FTX的总部所在地——从香港转战监管宽松的巴哈马。更关键的是,当FTX寻求红杉资本投资时,正是Joseph在斯坦福的同事、一位前SEC高官的电话背书,打消了投资方对法律风险的顾虑。
与此同时,母亲Barbara Fried的政治影响力网络也开始发挥作用。她创立的"Mind the Gap"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,成为SBF打入华盛顿政界的重要通道。2020年,SBF向民主党捐赠550万美元,迅速跻身核心捐助者圈子。
盛世与崩塌
在FTX的鼎盛时期,SBF家族享受着令人咋舌的奢华生活:巴哈马价值3000万美元的顶层公寓、私人飞机、甚至一艘52英尺的游艇。父母也从中获益匪浅——1600万美元的海滨公寓、1000万美元的"礼物",以及频繁的头等舱旅行。
但当2022年11月危机爆发时,这个精英家庭的应对方式耐人寻味。SBF在推特上坚称"资产充足"的同时,父亲Joseph却在私下向投资者坦白流动性缺口从10亿一路修正到70亿美元。在给巴哈马监管机构的邮件中,Joseph甚至提议优先偿还当地投资者——这一举动后来被检察官视为"购买影响力"的尝试。
随着FTX破产,SBF被捕,这个曾经光鲜的学术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父母抵押了斯坦福的住宅为儿子担保,买来德国牧羊犬防范媒体骚扰。更令人唏嘘的是,两位毕生研究法律伦理的教授,如今要面对儿子涉嫌金融欺诈的严酷现实。
精英光环的双刃剑
SBF的案例再次凸显了精英教育体系的悖论。斯坦福的光环、法学教授父母的背书,让投资者对SBF的种种异常行为视而不见——在会议中打游戏被视为天才特质,模糊的法律架构被解释为创新需要。
但更深层的问题或许在于,Barbara Fried提倡的"无可指责"伦理观,是否在无意中为儿子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?当"结果至上"的思维方式遇上加密世界的监管灰色地带,加上父母的影响力加持,最终酿成了这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悲剧。
如今,SBF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,而他的父母不仅要承受儿子犯罪的痛苦,还要面对一个更尖锐的问题:他们精心构建的精英教育体系,为何会培养出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金融诈骗犯之一?
(责任编辑:交易)
-
今天以太坊的表现真是让人欣慰!还记得早上我看着盘面的时候,1580这个位置显得特别有吸引力。说实话,当时我心里也有些忐忑,毕竟市场情绪不太稳定。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,这个点位确实是个不错的入场机会。果然,市场没让我失望。午间时分,价格稳稳地攀升到了1600点,我们成功锁定了20点的利润。这个过程虽然不算惊心动魄,但胜在稳健可靠。我总跟学员们说,交易不在于一时暴利,而是要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。想起上周有... ...[详细]
-
各位数字货币爱好者们,重磅消息!Linea代币空投计划终于尘埃落定了。说实话,这是我近期见过最令人心动的机会之一 - 只需要20分钟的时间和区区10美元的本金,就有可能斩获高达1.5万美元的收益!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空投规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7.2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池,由区块链巨头ConsenSys操盘,主要面向zk-rollups生态系统的开发者们。但别担心,普通投资... ...[详细]
-
作者:0x00pluto | 来源:Twitter @0x00pluto作为一个长期深耕Web3领域的研究者,我一直对创新性的区块链项目充满兴趣。最近在研究LSD赛道时,EigenLayer这个项目让我眼前一亮——它不仅提出了"再质押"这个极具创意的概念,更可能彻底改变以太坊生态的安全共享机制。今天,我就用更接地气的语言,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项目的本质。用快递公司的故事理解EigenLayer想象你... ...[详细]
-
兄弟们,这可能是最近最值得参与的零成本撸羊毛机会了!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来给大家详细拆解SUPRA这个项目。项目背景真不赖先说背景,这可不是什么野鸡项目。Coinbase领投、Hashkey、Animoca等19家顶级机构站台,融资额高达2400万美金。说实话,在目前这个寒冬能拿到这种级别融资的项目,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。项目定位也很清晰,就是做预言机这个赛道。熟悉区块链的朋友都... ...[详细]
-
记得我刚开始接触加密货币时,圈子里流行着一种二元对立的说法:传统金融是固步自封的老顽固,而DeFi则是要革掉整个金融体系的命。但最近两年,我亲眼见证了这场对抗正转变为一场奇妙的融合。资产代币化:把华尔街搬到区块链上想象一下,你在纽约曼哈顿有一套豪华公寓,现在可以通过区块链将其拆分成1000份数字份额,让全球投资者都能购买。这种将实物资产"数字化切片"的过程,就是RWA(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最生动的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,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!比特币稳稳站在3万美元上方,这股看涨情绪就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到整个市场,让不少主流币种都开始发力上涨。而在众多表现亮眼的币种中,Chainlink(LINK)的表现尤其抢眼,简直就是本周的明星选手。强势突破的技术面分析说实话,LINK这个周末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!它完美完成了"杯柄形态"的突破,这可是技术分析中一个相当可靠的看涨信号。更让人兴奋的是,它还一举突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,2023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暴涨行情,是不是让你又惊又喜?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想和你们分享一些掏心窝子的经验。牛市的本质与规律让我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:加密货币市场就像过山车,每次上升都会带来狂喜,但最终都会迎来俯冲。记得2017年我亲眼看着一个朋友在2万美元顶点附近All in,结果现在还在当"守币人"。关键是要在狂欢结束前优雅地离场。比特币减半:牛市的风向标每次比特币减半... ...[详细]
-
解密TON生态:当Telegram遇上区块链,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正在酝酿
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在当下这个略显低迷的加密市场里,为什么TON这个项目能持续吸引我的关注?或许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——一个关于技术理想、监管挑战和涅槃重生的故事。TON的前世今生记得2017年第一次听说TON时,我正沉迷于研究Telegram这个神奇的即时通讯软件。当时Pavel Durov提出要打造一个"Telegram版的区块链"时,很多人都觉得这不过是个噱头。但作... ...[详细]
-
上周我在Bankless播客里听到Vitalik Buterin那段长达两小时的深度访谈,说实话让我感触良多。这位28岁的天才少年,十年前坐在大学宿舍里编写以太坊白皮书时,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正在创造一个价值万亿的数字帝国。意料之外的革命记得2015年我第一次接触以太坊时,它还只是个"智能合约平台"的概念。谁能想到它会孵化出DeFi这样的金融革命?Vitalik自己也说:"这就像你种下一颗橡子,结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2023年的加密市场就像一头沉睡的狮子,从下半年开始就一直无精打采。特别是刚过去的9月,行业融资规模直接跌到2021年以来的冰点,DeFi领域的DEX交易量也缩水到318.9亿美元——这个数字真是让人看了直摇头。作为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,我亲眼看着不少投资者在这个缺乏活力的市场里苦苦挣扎,想要找到像样的收益简直比登天还难。困境中的希望之光根据Defillama的最新统计,现在超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