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链闻 >>正文

遇冷骨感想很,现理实很丰满

链闻31678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在浏览Twitter时,我看到以太坊账户抽象领域的重量级人物John Rising发布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。说实话,这些数字让我这个老区块链从业者都感到有些意外 - ERC-4437标准的实际采用情况简直可以用"惨淡"来形容。美好愿景遭遇残酷现实记得今年3月在丹佛WalletCon大会上,当ERC-4437标准意外发布时,整个圈子都沸腾了。我当时就在现场,能真切感受到那种兴奋的氛围。大家都在畅... ...

最近在浏览Twitter时,我看到以太坊账户抽象领域的重量级人物John Rising发布了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。说实话,这些数字让我这个老区块链从业者都感到有些意外 - ERC-4437标准的实际采用情况简直可以用"惨淡"来形容。

美好愿景遭遇残酷现实

记得今年3月在丹佛WalletCon大会上,当ERC-4437标准意外发布时,整个圈子都沸腾了。我当时就在现场,能真切感受到那种兴奋的氛围。大家都在畅想"智能账户"将如何改变游戏规则:摆脱繁琐的助记词、简化交易签名流程、大幅提升用户体验...可现在回头看,这些美好憧憬似乎都有些过于乐观了。

Rising通过BundleBear平台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:每月账户留存率低得可怜,仅有6.89%的用户会在使用智能账户六个月后继续留存。这让我想起早年推广区块链钱包时的情形 - 用户来了又走,留不住人始终是个痛点。

基础设施也难以为继

更令人担忧的是支撑整个系统的经济模型。Rising指出,作为核心基础设施的"捆绑商"(bundlers)基本上都在亏本运营。虽然偶尔会有项目方支付超额Gas费的情况,但这就像在沙漠中遇到绿洲一样罕见。

我特别关注到一个数据:平均每个智能账户仅执行了5次用户操作。这说明什么?要么是用户体验还不够好,要么是应用场景太有限。想想我们平时使用传统钱包的频率,这个差距实在太大。

乐观派的声音

当然,也有人持不同看法。Base创始人Jesse Pollak就认为新技术采用需要时间,他用了个很形象的比喻:"先是缓慢积累,然后突然爆发"。确实,区块链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。

Dune Analytics的数据似乎为这种乐观提供了些依据:8月份活跃智能账户数曾达到42万的峰值。但随后的连续下滑又给这份乐观蒙上了阴影 - 10月份这个数字已经跌到了14.3万。

黎明前的黑暗?

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技术迭代的从业者,我深知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ERC-4437面临的挑战让我想起早期的DeFi应用 - 同样经历过无人问津的阶段,后来却彻底改写了金融格局。

问题的关键在于:这是暂时的低谷,还是根本性的方向偏差?目前来看,改善用户体验和经济模型可能是当务之急。毕竟再好的技术,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,终究难以获得大规模采用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阿布扎比将成为2025年游戏界的狂欢圣地!全球游戏展重磅来袭

    链闻

    作为一名资深游戏行业观察者,我必须说2025年的冬天注定不平凡!12月10日至11日,全球游戏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阿布扎比那座炫酷的Space42体育馆。想象一下:来自世界各地的游戏疯子、科技大咖和创新先锋们将在这里掀起一场数字娱乐的革命风暴。这不是普通的展会,而是游戏界的"超级碗"记得上次去游戏展还是疫情前的事了,这次听说VAP集团和《游戏时代》杂志联手打造的第三届全球游戏展,规模居然比前两届还要... ...

    链闻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金融风险管理大变革:AI如何让风险无处遁形

    链闻

    说实话,这些年金融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,说变脸就变脸。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还历历在目,现在各种新兴金融产品又层出不穷,风险管理这件事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。一、风险管理为啥这么难?现在的金融市场简直是个大杂烩。还记得去年比特币那波过山车行情吗?前一天还在暴涨25%,第二天就能给你来个18%的暴跌。我有个客户就因为没把握好加密货币的风险,差点把一年的收益全吐回去了。传统的那套风险管理方... ...

    链闻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全球稳定币监管差异引发的深层思考

    链闻

    最近香港拟推出的稳定币监管法案引起了不少讨论,让我不禁思考:为何各国对稳定币的态度如此迥异?这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?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的观察者,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。暗流涌动的货币主权之争表面上看各国是在监管稳定币,实际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"货币主权保卫战"。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一位央行官员私下说:"稳定币就是21世纪的新型货币殖民工具。"这话虽然尖锐,但不无道理。美国在这方面显然是先... ...

    链闻

    阅读更多